PG电子游戏-百家乐-彩票-麻将糊了-2025最新2亿人口非洲第一GDP超级民主大国穷到全民摆烂【西非13丨尼日利亚】
栏目:PG电子 发布时间:2025-10-21

  pg电子游戏,pg电子官网,pg电子试玩,pg电子app,pg电子外挂,pg游戏,pg游戏官网,PG电子,麻将胡了,PG电子试玩,PG模拟器,PG麻将胡了,pg电子平台,百家乐,龙虎,捕鱼,麻将胡了2

PG电子游戏-百家乐-彩票-麻将糊了-2025最新2亿人口非洲第一GDP超级民主大国穷到全民摆烂【西非13丨尼日利亚】

  作为西非唯一站上4000 亿美元 GDP 门槛的石油国家,光想着赚钱,不点科技树,不投资发展。2亿国民,一半文盲,一半用不上电。一些人眼中,它是杀猪盘,另一群人眼中,这是超级年轻的砍一刀新用户。传音手机在这里发家,成了手机中的战斗机;江苏小伙卖太阳能,给自己拼出了个酋长;这里充满着无秩序的危险,但是大量中国人又感觉这是一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这里到底有什么魅力?大家好,我是陪你看世界的王骁。本期电子地图册,我们一起解构西非小印度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面积 92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 27 个海南岛,比内蒙小,比青海大。头上萨赫勒地区,南下几内亚湾,周围一圈邻居,尼日尔、乍得、喀麦隆、贝宁。

  人口 2.3 个亿,不得了,终于出现咱们中国人熟悉的人口单位了,约等于 23 个海南省,也相当于广东加上山东。

  整个国家 250 多个民族,语言甚至有 500 多个。这该不会是一个村一个民族吧?最大的三个是北部豪萨族(30%)、西南约鲁巴族(21%)和东南伊博族(18%),这三个民族可以占到全国人口的 6 成以上。

  它的人口可以这样爆炸,来自于经济爆炸,而经济爆炸的秘密就藏在尼日尔三角洲的石油带中。

  这就让他有了非洲第二大的探明储量和第一大的产油量。超级人口加上超级油田,这是妥妥的西非小巨人。首都阿布贾,91 年才成立,但却是非洲第一个全空调办公的政府区。

  然而石油就像一个诅咒,将这个国家以南北分割开来,基督教人口和人口一半一半,基督教在南,教在北,贫困率和识字率越往北走越差。

  在北方,豪萨富拉尼的酋长们左手古兰经右手钢刀,建立了拥有 200 万奴隶的超级军国。

  在南部,沿海城邦做起奴隶贸易,今天非洲最大城市就是尼日利亚沿海的拉各斯,2100 万人口,当年是约鲁巴王国的中心。三角洲的产油带,则是以前的伊博族神权王国尼里。

  当时人们对非洲的理解局限于沿海地带,世界地图画到非洲内陆,就是战争迷雾——“unknown part”,未知地带。

  1788 年,英国一帮贵族学者,成立了非洲协会,决定赞助探险家,沿着尼日尔河的源头,寻找传说中失落的黄金之城“廷巴克图”。

  工业资本家需要廉价原材料和更大的市场,奴隶制限制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奴隶无法成为消费者。西非的奴隶海岸盛产棕榈油和橡胶,英国人不希望奴隶贸易导致原材料产地的战乱和人口流失。

  软的就是传教士,他们传教,教书,传授先进农业技术,有些人还能看病,几乎是半仙,很快搞出大量迷弟。

  有个黑人,被西非中队从葡萄牙奴隶贩子手里救出来,上岸以后他改名塞缪尔 · 克劳瑟,学习英语,皈依基督教,一路读到牛津大学,把圣经翻译成了约鲁巴语,最终成为了西非的第一个英国圣公会主教。

  1851 年,英国海军直接轰炸沿海的奴隶制贸易城邦拉各斯,占领成为殖民地。这里我们要说,英国人搞殖民和法国人德国人甚至后来的日本人都不太一样。后者很多都是国家行为,但是英国却很模糊。

  因为英国是当时的第一工业国,竞争力最强,只要能有自由市场,门户开放,他们就能赚钱,占领殖民地反而有管理成本。政府不想搞。

  比如英国占领印度,其实一开始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业,胡搞一通,闹出来印度民族大起义。英国人为了,一年杀掉了接近 100 万印度人,最后只能把东印度公司破产处理,把印度变成殖民地。

  有个,叫戈尔迪,苏格兰人,陆军工程师,去西非考察的时候,发现英国的公司太多了,都在打价格战,累得要死,还没赚到钱。他希望可以成立一家类似于东印度公司的企业,把西非给管起来。

  戈尔迪不气馁,愣是说服当地的英国公司合并成非洲国民公司,他作为代表,跟各种部落签了 400 多份协议,把当地的法国、德国公司都给逼出市场。

  1885 年柏林会议,列强瓜分非洲,正是因为戈尔迪,尼日利亚才被大家认可是英国殖民地。英国政府终于给戈尔迪发了特许状,成立皇家尼日尔公司。

  但是旁边的法国喀麦隆和德国贝宁直接是国家下场搞殖民地,公司没办法和政府对抗。英国为了保护利益,取消了皇家尼日尔公司的特许权,吞并成为殖民地。

  失去特许权以后,皇家尼日尔变成一个平庸的贸易公司,最终被联合利华吞并,消失在了历史中。

  北方部落好战,殖民地军队里头就让北方人来当兵。殖民者就笼络酋长,间接管理,就连奴隶制都延续到 1936 年才废除。

  南方和白人打交往时间长,说英语,信基督教,基建完善,殖民者直接就把当地人培养成买办和技术官僚。

  一些人在学校里头学习到了德谟克拉西,还有一些人成立了工会,但是整个尼日利亚都没有出现独立领袖。英国人用二桃杀三士的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未来给掐死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尼日利亚发现了石油。太香了,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一座金山。但是,美苏要联手拆掉英法的旧帝国体系。英国知道自己顶不住,但是这么多资源也不愿意放弃呀。那就开始玩一套英国人的老戏法。弄一个只有英国人才能居中调和的地雷阵。

  第一招,军队。以前的殖民地军队里头是北方人当兵和基层干部,白人当高级将领。英国人走前突击招募了大量南方人进行军事训练,等英国人走了,他们就填补高级将领空缺。直接封死北方人晋升的机会。民族矛盾直接拉爆。

  第二招,合并和分拆。英国人把南北两个殖民地合并成了尼日利亚,然后划区。北方面积大,而南方人口略多经济强,首都拉各斯就位于西南部。

  北方设为豪萨族-富拉尼族联盟主导的北方州,然后把南方一分为二,伊博族控制东方州,约鲁巴人控制西方州。同时又把位于西方州的拉各斯专门划出来,做联邦特区。

  各族精英的国家理想就消失了,已经完全没有什么国家理想,人少的担心被人多的稀释,钱多的担心钱少的来要饭,北方担心被南方冲了,这独立愣是从 1956 年拖到 1960 年 10 月 1 日,尼日利亚,吵吵嚷嚷,拧巴独立。

  1966 年,一群受过英国军校教育的年轻军官,希望可以改变国家,就计划在各州政变,夺取政权,然后发动全国军事革命。结果他们打死了总理、北方州长、和西方州长。但是尼日利亚已经被英国塑造成了一个只知道地区利益,无所谓国家利益的地方,打死几个高官根本没办法得到人民的支持。

  最后政变集团只好把政权交给了陆军总司令伊龙西。这伊龙西一上台就宣布取消三大州,设立直属于中央的省,由军官来取代之前的州长。

  这就有了个问题。政变中,打死的高官几乎都是豪萨人和约鲁巴人,伊博族没怎么死人,而且政变集团核心圈里头多数都是伊博族人,连伊龙西也是伊博族人,他提拔的多数省长还是伊博族人。这就激起了各地对于伊博族的仇恨情绪。

  过了不到一年,几个北方的士兵再次政变,趁着伊龙西下乡视察,把他给绑架,拉到树林里枪决了。

  北方人以为杀了伊龙西,就可以夺回中央,但是别看伊博族地方不大,他们最大的底气就是坐在油田上。

  尼日尔三角洲的石油是英国战后重建的生命线,石油转运港哈科特风头直逼传统大港拉各斯;当地的煤炭、钢铁、水泥、啤酒,在西非都是数一数二的工业区。在他们眼中,北方人就是臭要饭的。既然你们北方人抢了中央,我们干脆独立,宣布成立比夫拉共和国。

  与此同时,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红海停摆,尼日利亚的石油对西方来说更重要了。经常殖民的朋友,如果你是在伦敦的英国官员,你会选择站在谁的背后?

  但是英国是老帝国主义,人家格局更大。他想,东部是叛乱,名声不好,如果独立,他们肯定会引进其他国家的石油公司,英国没法垄断。现在支持北部,是个抄底的好时候。于是,源源不断的英国武器和情报送到了北部,BBC 开足马力给北部做宣传。

  当时政府军为了让东部军投降,直接搞封锁,饿死大量东部老百姓。BBC 愣是压着不报道,当没事人。

  当地的神父还算有点良心,通过宗教关系网,把饿死人的消息交给了美国人,之后美国志愿者和法国医生记者去救人,他们成立了一个组织,一直留了下来,就是无国界医生组织。

  1970 年 1 月,东部正式投降,内战结束。3 年里,有大量的屠杀,人道危机,总共有 10 万军人战死,200 到300 万平民死亡。

  内战后,尼日利亚重新划定了地方行政区,把大量伊博族的油田划到了联邦直辖区,直到今天伊博族在尼日利亚的政治中依旧是二等人。

  1971 年,尼日利亚正式加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974 年石油危机,国际油价大涨 4 倍,领导人对外国记者大言不惭:尼日利亚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花掉手里的钱。

  可是这个国家还是同样的问题,没有人在乎这个国家,都在思考怎么样把钱捞到自己的领地,部落和家族。政府用美钞给公务员发奖金;从将军到村长,每个权力节点都在漏油。卫生系统全价进口过期药,承包商乱报价牟利,政府官员挪用公款。

  当时尼日利亚太有钱了,就想稍微搞搞建设,结果白手套太多了,使劲花钱,一年签了2000万吨的水泥,但拉各斯港一年只能接受100万吨货物。拉各斯港的滞期费是相当相当高,这时候,签单的尼日利亚才有点后怕了,想撤单,想紧急禁运,不中用了。直接瘫痪十五个月。

  1980年代,他们忽悠了苏联人援建钢铁厂,超级规模,结果各种管理不善,愣是拖到苏联都死了,还没开工。

  根据统计,1960-1999年这段时间,尼日利亚差不多有3500亿美元石油收入人间蒸发。

  丑闻不断,但是打赢了内战的军政府不愿意交权给文官,1975年,再次爆发军事政变。之后的尼日利亚,依旧在旧格局里徘徊,三大族继续互杀,石油暴利继续挪作己用,经历了几次反腐,几次政变。

  1993年,大家商量,既然是三大族话事,为啥都城要放在西南?得放在一个距离三大族一样远的地方。于是,迁都阿布贾。

  1993年,阿巴查将军政变上台,以保护国家为由,建立了掠夺性统治。他送了3000人去朝鲜训练,回来以后组成了御林军,谁不服,直接杀。

  对他来说,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型提款机,以前的政客算是贪污,他属于是抢劫,用卡车从中央银行拉钞票。

  在他治下,国家对石油的依赖在90年代达到顶峰,壳牌石油凭借在尼日利亚的业务,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

  政客们要政变,要独裁,要杀人,壳牌依旧高枕无忧,花了十多亿更新他的液化天然气工程,而此时尼日利亚大多数老百姓甚至还在烧木柴。说来也是可笑。尼日利亚这么一个坐在油田上的国家,赚了这么多石油外汇,全都贪污了,愣是一点儿都没重新投资到石油产业基础设施上。1996年,由于年久失修,全国的炼油厂彻底停产。到今天为止,尼日利亚这么大一个产油国,依旧没有能力炼油,他们自己用的石油产物竟然还需要进口。

  政府一下子陷入债务危机,所有公共机构几乎信誉全失,媒体上甚至就公开讨论国家什么时候灭亡,灭亡了怎么重建。

  人权问题、民主问题、发展问题、外交问题,四合一体,催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他们的立场,前后左右都有,但都因为反对阿巴查走到了一起。

  内忧外患之下,阿巴查的钱也是有命挣没命花,1998年,他直接心脏病死掉了。

  独裁者死后,三大族政党又回来继续分赃,老百姓都疯了,求求你们了,看看这个国家吧。政府派了个调查团,调查了一下,贪了一笔钱,又走了。

  算了吧,无所谓了,老百姓也麻了,有啥唠啥吧。拿着小锤子,在输油管道上敲洞,偷多少算多少,直接拿到公路边上卖。如果一不小心石油爆炸,那就整个村子送走。

  更多的人更深入到宗教活动中麻痹自己。纵横萨赫勒地区的宗教组织博科圣地趁势崛起,在乍得、尼日尔、喀麦隆、马里蔓延,整个萨赫勒乱成了一锅粥,尼日利亚老百姓的态度是,啊?有粥啊,那趁热喝了呗。这国家从中央到地方,有点权力的人,对国家的祸害比大多了,对于老百姓来说,加入恐怖组织还能混口饭吃。

  哎,真的是,整个国家都是一堆bug,就靠着这种屎山代码,他们进入了21世纪。

  信息化对有的国家,意味着数字经济的崛起,对有的国家来说,就是可以全球诈骗。

  能过一天算一天的尼日利亚人民,在数字时代,开始了自己浩浩荡荡的网络诈骗。

  在欧洲,诈骗犯会告诉你“我尼日利亚王子,现在有难,只需198就能解锁我账户2.5亿”

  诈骗犯随时更新话术,与时俱进,只要有需要,他们也可以是乌克兰国防部首席会计师。国家现在太乱了,现在我转5千万美元给你,可以给您留5%的保管费。

  他有非洲最好最多的低含硫量的高品质轻质原油,GDP超过4000亿,多次登顶非洲第一。

  它的首富,阿里科·丹格特,以总资产250亿美元摘得世界上最富有黑人的桂冠。但国家人类发展水平在撒哈拉以南都属于拖后腿,600万儿童没学上。

  它的电影产业非洲第一,“尼莱坞”仅次于宝莱坞,在英语世界广为流传;但全国8000万老百姓因为没电,很多人一辈子甚至连电影都没看过。

  它有非洲第二大股票市场,几乎三成的非洲金融科技公司都在尼日利亚;但赤贫人口从70年代1900万增长到今天惊人的9千万。

  那基本啥都干完了,我们改革开放初期要是有这个自然禀赋,那哪儿还用整什么土地财政,笑都笑醒了。但是,尼日利亚什么都没有。盲率49%,甚至连婴儿死亡率都没变化。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中国可是世界大国里头的大善人,到处搞基建,如果你没钱,那就用资源抵押,如果没有资源,隔三差五还能送你点友谊基建。这招屡试不爽,唯独在这儿碰壁了。

  尼日利亚表示,什么产业自主,什么基建升级,搞不起来的,能不能直接资源换现金,不搞现金,我怎么从国家经济里提钱?

  2010年,古德勒克·乔纳森,成为总统,大家听他的名字,古德勒克,其实就是英语Goodluck,意思就是祝你好运。可能是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给这个国家送了这么个人。

  好运哥希望给国家整点建设,推了很多基建项目,涉及交通、能源、住房、供水、通讯。2014年,他还颁布了一个发展大计,分了3个十年计划,6个五年计划。总工程预计2.9万亿,每年基建预算提升至1000亿。

  国家的钱几乎都被精英拿到欧洲的百货商场还有豪宅中介那里变现了。身体健康有基础教育的工人,尼日利亚基本没有。

  而可持续性的政策对于尼日利亚就更是痴人说梦了。比如尼日利亚汽车工业发展计划,原本本地引进了组装产线%之间,用来扶持本地车企。但是这样子有钱人买车不就麻烦了么,结果政府突然把关税下调到5%-10%。给市场的解释是希望降低点运输成本抑制通货膨胀。问题是运输成本高,主要是路太差,跟关税没关系。

  这么一通折腾,一堆已经投资的厂子就濒临倒闭,损失超过10亿美元。根据 IMF 研究部门的报告统计,尼日利亚每年在制造业上投入的资本每年增长6.7%,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却以每年负1.2%的速度狂掉。

  所以,尼日利亚发展成什么样,跟规划没啥关系。就这种地基,盖什么都会倒,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2015年,国际油价暴跌30%,尼日利亚石油出口额暴跌40%,埃博拉病毒爆发。尼日利亚除了原油基本什么都要进口,只能被迫实施外汇管制,一下子,国内的物资供应链全了,食物价格涨了150%。规划了几十年的发展计划,几年就破产了。

  最抽象的是,一些民众甚至上街开展“还我腐败”运动,希望给恢复到以往腐败政权模式。

  2015年,布哈里总统上台后,和中国开始大量合作项目,完成了拉各斯到伊巴丹的铁路建设和运营。这也让尼日利亚成为唯一一个到 2023 年运营的铁路公里数超过殖民时期的黑非洲国家。

  但是不出意外,项目多了腐败就多,布哈里还发动了反腐运动,谁承想,老百姓根本已经不在乎腐败问题了,在民意调查中,他们只在乎治安、经济和电力供应。这并不是腐败程度减少了,其实尼日利亚的腐败程度越来越严重,只不过是老百姓不在乎了。做工程肯定会腐败,但是没工程做,连腐败都没机会。

  除了几个中国项目之外,这里还是老样子,缺少基建、缺少高素质劳动力、缺少稳定水电,没有足够的消费市场,公共政策朝令夕改,甚至没有安全。等新冠疫情一来,尼日利亚的资本输入逐年下降,从2019 年的 240 亿美元,一路跌到2022年的62亿。

  关于尼日利亚的腐败,我推荐可以看这本福山的《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德谟克拉西全球化》,里头有一章专门以尼日利亚为例子,分析“为啥德谟克拉西没有让大家变得更好”。

  别笑,很合理,尼日利亚年轻人都会讲英语,电信互联网又是重资本投入的行业,跨国公司很愿意做。基本上每年10%的GDP来自电信行业,占了整个非洲大陆8成的电信用户。拥有手机数目全球第7。

  尼日利亚一共5家运营商,但是跨运营商打电话是贵很多的。为了节省资费,一般尼日利亚人会办3、4张卡。但当时主流的手机品牌,三星、诺基亚都是单卡,尼日利亚人打电话、发短信要换卡,很不方便。

  2008年,有个中国手机品牌落地尼日利亚,提供双卡双待,很爽,但是不够,通过调研,直接四卡四待,凭着差异化策略,迅速打开市场。本土化策略和深耕市场实在是太香了。

  功能上,大家要玩ins,那就推出深肤色“非洲美颜”;尼日利亚电力差,推出超长续航与太阳能快充,太阳晒个两小时,通线小时;尼日利亚年轻人喜欢聚在一起趴体,扬声器音量就库库往上加;非洲网友英语、法语、斯瓦西里语、豪萨语对喷,对面在讲啥?传音有AI多语言助手,50多种非洲本地语言实时翻译;手机上的涂层,防高温,防汗液腐蚀,都是根据当地高湿热气候专门打造。

  尼日利亚基建很差,电不够,有个江苏的小伙子,叫罗利川,把太阳能电池倒腾到尼日利亚,价格便宜,输出稳定,解决家用肯定是没问题。当地人狂赞,称其为“中国魔法”,晚上不用一回家就睡觉了,能看电视,能玩手机。之后他又给当地采购廉价的新能源路灯,酋长跟他说,有了灯,犯罪率都降低了!之后他就被当地的土王给册封为了酋长。

  再说一个,有个河南濮阳的小伙子,叫孔涛,北京交大毕业以后去了中国土木,外派到尼日利亚建设,一待就是10年,成了首都阿布贾轻轨的项目负责人,有了轻轨,这个年轻的首都终于开始聚集人气,周围的村庄开始发展成市镇。当地的土王就决定授予他酋长头衔。

  只要可以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这些都是好事儿,公司党组织支持下,他接受了这项荣誉。而且他还不是唯一一个,光是中国土木就有四个酋长。

  今天有差不多10万多华人、1000多家中企。主要集中在工程承包、日化制造、金融科技还有电商。从基建入手,顺带帮忙做点职业教育。已经做了太多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这就是尼日利亚,如果用很多公共知识分子的眼光看,它几乎具备成为一个发达强国的所有要素。英国殖民过,有联邦制,有德谟克拉西,有超级资源,有巨量市场,有大量青年人口,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具备了所有要素的地方,却拼出了一个混沌的发展黑洞。

  更加令人揪心的是,全国2亿人口,拉各斯2千万人口,一旦在未来的变局之中,国际油价和国际粮价有个风吹草动,这将会是一场怎样的人道灾难,一旦他们向周边输出难民,这对本来就脆弱的西非,又将是一场怎样的地缘灾难。

  好了,我们的电子地图册又在西非板块点亮了一个地方,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学习,超越情绪,找到看世界的角度,用一种更加理性乐观的态度去拥抱多极化的世界。如果你有更多的研究资料,去尼日利亚学习工作生活过,做过业务,认识当地人,有过更多一线亲身体验,他们如何对待生活,如何看待自己,中国,还有世界,非常期待您可以在评论区补充干货和故事,有了更多的干货评论,才能让我们的节目更加完整。下一期,我们将前往西非小美国,利比里亚,欢迎稀有IP给我私信有趣的故事。